图像的取样和量化
图像的取样和量化概述获取图像的方法有很多种,但所有的方法目的都相同,由感测的数据生成数字图像,多传感器的输出是连续的电压波形,这些波形的幅度和空间特性都与正被感测的物理现象相关。要产生一副数字图像,就需要把连续感测的数据转化为数字形式。这种转化包括两种处理:取样和量化 概念一幅连续图像f,将其转化为数字形式,她的X坐标与Y坐标是连续的,幅度也是连续的,要将函数数字化,就要对该函数的坐标和幅度进行取样 取样 对坐标值数字化称为取样 量化 对幅度值数字化称为量化 图解 上图可以看作一个取样和量化的过程 a. 是一幅连续图像,也可以用3D轮廓扫描仪的角度来看,a是一个物体 AB一维直线,在3D轮廓扫描仪的角度看是一条激光线b. b是图像AB所取的一条X坐标为宽度方向,Y为图像的亮度值的一个变化曲线。从3D相机的角度是Y为物体的高度值c. C是对X方向和Y方向进行取样和量化,也就是将变化曲线放入坐标系给与坐标数值,每一个坐标值对应一个亮度值。图像的角度看X单位是像素数,Y是亮度值。3D相机的角度看X是宽度数量值,Y是高度值。d....
图像的感知和获取
图像的感知和获取概述 图像由“照射”源和形成图像的“场景“元素对光能的反射或者吸收产生的 目前主要分为三种数字图像取图方式:单个成像传感器(a),条带图像传感器(b),阵列传感器(c) 单个成像传感器: 如上图传感器位于螺纹线杆上,传感器沿丝杆从头到尾运动形成一条直线为图片宽,胶片转动则形成图片的高度。通过精准控制机械运动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照片。 条带传感器: 条带传感器有一条单个传感器组成,传感器数量即为图像宽度方向分辨率 多用于条带,滚动等方式成图,和线阵相机有些相似,但当前的线阵相机大多已经不是单线了,已经是一个阵列传感器了,但工作方式类似。线阵相机一次成像往往为多线也就是图像像素多几行,但他的帧率远超面阵相机。市面上速度达到100khz 的线阵相机比比皆是,往往成像宽度分辨率很高,轻松8k,在高速运动场景应用广泛 阵列传感器: 市面上的常见的工业、商业相机成像方式多为此类 一个简单的成像模型$$\begin{flalign} &\begin{aligned} &\text{用} f(x, y) \text{...
数字图像处理—前言
数字图像处理—前言 今天开始像梳理一下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内容。因为现在往往拿到手照片只想做yolo之类的不动脑筋的活,图像处理的基础内容日渐荒废几乎没怎么用了。深感不安,重新学习一下,连带着习题做一做 只是博客篇幅有限,一次只能更新大概一小节,每一小节包括理论,数学和代码 没有两三个小时感觉完不成。全书不包含绪论大概有90个小节,想尽快更新完的话得每天更新一节 花三个月完成。考虑到随时发生的懒惰,逃避,心情不好,心情太好,出门应酬,朋友邀约。把时间再放一倍 大概6个月。一想到这庞大的工作量顿时两眼一黑。 关于博客的发展其实还有很多想法。除了C4D想每周做一个模型可能相对轻松,但上周末加班到晚上又懒得做了。以后也想更新学习机器学习,深度学习,还有大模型的内容。但是心比天高落到实处往往半途而废。希望不要啊 饼姐赐予我力量!
散落的菱形十二面体
散落的菱形十二面体概述 刚体和碰撞体标签 随机效果器 置换变形器 环境要求 软件版本: Cinema 4D R20 或更高版本 系统要求: Windows 10/11 或 macOS 内存建议: 8GB 以上 显卡: 支持 OpenGL 的独立显卡 详细步骤步骤一:创建菱形12面体 创建立方体 塌陷 全选所有面右键挤压 坍塌 坍塌会将一个面坍塌成一个点 消除菱形中间的分段线 选择平滑着色断开 全选 然后反选 u+i 快捷键 右键倒角 选择实体倒角 20cm 细分曲面 步骤二:创建克隆 网格排列5x5 缩小立方体 使其两两不相连 结果 整体向上移动一定距离 因为地面要创建平面 克隆对象悬空 步骤三:添加凹凸平面 创建平面 添加置换,设置噪波 使平面起伏 步骤四:创建模拟标签 菱形12面体 刚体标签 选中克隆模型 右键选择刚体标签 平面添加碰撞体标签 需要说明R25默认刚体标签 独立元素已经是全部了 有些版本是默认关闭 关闭时 克隆对象是一个整体不会散落...
DNA螺旋
DNA螺旋概述 螺旋变形器 融球 环境要求 软件版本: Cinema 4D R20 或更高版本 系统要求: Windows 10/11 或 macOS 内存建议: 8GB 以上 显卡: 支持 OpenGL 的独立显卡 详细步骤本节可以说是两个模型,因此我们两个都讲一下 DNA双螺旋结构 四条线粒体分明的模型:步骤一:创建碱基对 创建一个圆柱 塌陷模型(转为可编辑对象) 快捷键C 删除中间段, 框选,勾选容差选择,不勾选的的话只能把目标全部框住才能选中,全部框中会把上下两个圆的边也删掉 所以要勾选容差选择 封顶 右键选择封闭多边形孔洞 然后点击两圆柱下底边和上顶边 圆周线 拉近 两圆柱 选择面 选择一个面之后按住shift加选 选择缩放按钮 点击纵轴坐标轴拉伸 添加材质 但上下两个圆柱颜色不同 所以材质也不同 在选择点模式下右键选择优化 不优化无法选中顶面 面模式下 先选中 一一个面 按快捷键u+w 选中整个上圆柱的所有面 将材质拖给选中目标 按快捷键 u+i 反选 同样把另一个材质给下圆柱 这样一个碱基对就完成了...
起伏的石墨烯
起伏的石墨烯概述 克隆-蜂窝阵列 变形器-置换 着色-噪波 环境要求 软件版本: Cinema 4D R20 或更高版本 系统要求: Windows 10/11 或 macOS 内存建议: 8GB 以上 显卡: 支持 OpenGL 的独立显卡 详细步骤步骤一:新建六边形 调整合适大小,创建克隆对象选择蜂窝 新建六边形 创建克隆对象,选择蜂窝阵列 步骤二:使用Xpresso标签绑定克隆距离与六边形边长使其紧密排列 新建空白对象 添加Xpresso 标签 将多边形对象与克隆对象分别拖进来 蓝色边为输入值 红色边为输出值 将多边形的半径作为输出值,克隆对象的宽尺寸和高尺寸作为输入值 添加节点,数学 使半径*1.5 指向克隆宽尺寸 添加节点 python 输入代码Output1 = Input1 x 3xx0.5 结果 得到紧密排列的蜂窝阵列 此时不管怎么改变多边形半径,排列不会改变 步骤三: 挤压克隆模型 偏移置为0 没有厚度 转为可编辑对象 挤压勾选层级,要不然只会挤压一个多边形 右键挤压模型选择当前状态转对象 选择子集...
磷脂双分子层
磷脂双分子层概述 克隆、效果器 的使用,生成动画 环境要求 软件版本: Cinema 4D R20 或更高版本 系统要求: Windows 10/11 或 macOS 内存建议: 8GB 以上 显卡: 支持 OpenGL 的独立显卡 详细步骤步骤一: 新建胶囊 调整胶囊参数 步骤二:创建磷脂分子的尾巴1. 2. 设置效果器匹配到父级,调整弯曲强度和角度 旋转一个角度 生成对称对象 这样有点交叉,我们可以选中胶囊对象移动一下 步骤三:创建磷脂分子的头 创建一个球体 调整半径以及向上移动成下图模样,这样一个磷脂分子模型就创建好了 步骤四:克隆磷脂分子 先上个色,然后将磷脂分子放在一个空白对象里面 克隆 步骤五:添加随机效果器 随即效果器在运动图形效果器中,需要注意的是要先点击应用对象再添加效果器,这样才会应用上,如果不点击需要在对象,效果器中拖入随机效果器 设置一下随即效果器参数 模型呈现 随即效果器随机模式添加噪波() 噪波模式自带动画效果 效果 步骤六:复制倒转 完成双分子层 常见问题解决Q1:...
介孔空心球
介孔空心球概述介孔空心球,是空心球壳减去圆柱体形成的,因此空心球壳之前讲过,所以本章重点在圆柱生成 环境要求 软件版本: Cinema 4D R20 或更高版本 系统要求: Windows 10/11 或 macOS 内存建议: 8GB 以上 显卡: 支持 OpenGL 的独立显卡 详细步骤步骤一:生成空心球壳 创建球体 转为可编辑对象 切换到主视图 选择面 删除1/4 回到主视图 创建挤压 设置挤压厚度 参考“空心球壳”章节 步骤二:创建圆柱 和 创建小球体 用于圆柱克隆分布 设置小球体为20面体 步骤三:创建圆柱体 设置适当半径 步骤四:创建克隆 克隆模式选择对象 对象选择 20面体小球 设置克隆参数 上面这步是让圆柱在小圆的每个顶点制造一个克隆对象,但现在方向还不是很对 : 设置克隆参数调整方向 步骤五:在布尔之前可以稍稍修饰一下球壳 因为布尔之后球壳修饰就要计算圆孔了,添加一个细分曲面 步骤六:创建布尔...
散散步
夏天的风也是暖暖的,柔柔的 📅 写于 2025-07-20 21:55:43 湖边看到一个老头卖字呢,没想好让他写什么,暂且算了。等我走的时候再找他,或者就买那幅“春风和煦”好了,等春天的时候送给餠餠做礼物 ✨ 生活小贴士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,让文字成为时光的见证者 心情指数: ⭐⭐⭐⭐⭐天气: ☀️ | ☁️ |
碳布
碳布概述画这个的时候被餠餠夸了,很开心。重新画一下 环境准备 软件版本: Cinema 4D R20 或更高版本 系统要求: Windows 10/11 或 macOS 内存建议: 8GB 以上 显卡: 支持 OpenGL 的独立显卡 详细步骤步骤一:生成三角函数曲线 步骤二: 调整公式参数使其幅度与频率符合目标 步骤三:扫描 新建圆环 调整半径 将公式样条和圆环拖入扫描 步骤四:克隆扫描对象 先制作一份方向相同的 再制作一份方向相反的,平移半个克隆步距 将两份克隆整体置入空白对象中 复制空白对象 将其旋转90°,x方向平移半个周期,z方向平移半个周期得到碳布模型 上个色、看着好妖艳.. 步骤五:碳布的另一个形态(画法类似此处不再赘述) 总结总体上没什么难点,主要是公式、扫描、克隆的使用✅ 生成公式样条线 - 生成公式样条线,调整幅度频率✅ 生成圆环界面扫描样条线 - 圆环样条线不需要更改方向,默认就可✅ 克隆并复制 - 克隆更多样条线,并且复制出相同一份改为相反方向✅ 复制更改方向 -...